《阴阳五行指什么》
阴阳与五行,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,阴阳代表着事物的两种对立属性,五行则包含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种基本元素,可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与联系呢?
一、阴阳的含义
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,运动的、外向的、上升的、温热的、明亮的、无形的、功能亢奋的,都属于阳;相对静止的、内守的、下降的、寒冷的、晦暗的、有形的、功能抑制的,都属于阴,比如天为阳,地为阴;日为阳,月为阴;昼为阳,夜为阴等。
二、五行的含义
五行即由“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”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,它强调整体概念,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、相互制约,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。
三、阴阳与五行的关系
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思维的框架,阴阳五行学说属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,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,对中国的医学、天文、地理、军事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阴阳五行学说蕴含着古人对世界的独特认知,虽带有朴素性,但至今仍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