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相乘相侮规律是五行学说中的重要内容,正常情况下,五行有着相生相克关系,但当这种平衡被打破,就会出现相乘相侮的异常现象,什么是相乘和相侮呢?它们又是如何发生的呢?
相乘规律
相乘,就是乘虚侵袭之意,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,从而引发一系列异常相克现象,致使事物间失去正常平衡协调关系,其顺序与五行相克顺序一致,比如木克土,若土自身虚弱,木就会乘土之虚而过度克制土,导致相乘的原因主要是五行中任何一行自身不足(衰弱)时,原来克它的一行就会乘虚侵袭,正常情况下火克金,金不虚,能维持两者相对平衡;但当金自身不足时,火虽正常,却会出现火乘金之虚而克之的相乘情况。
相侮规律
相侮,即反克,是指五行中被克的一方反过来克制克它的一方,也就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,在正常情况下金克木,但当金过度虚弱时,木就可能反过来克制金,相侮通常是由于克者自身虚弱,而被克者相对较强,使得被克者有了反克的能力。
相乘与相侮的区别与联系
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在于,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,而相侮则是与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克制,不过,二者也存在联系,在发生相乘时,可能同时发生相侮;发生相侮时,也可能同时存在相乘。
五行相乘相侮规律揭示了五行之间关系失衡时的特殊情况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