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豫东平原的大刘庄,提起潘甲才这个名字,老辈人都忍不住咂摸两下嘴,这位曾经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,如今却像换了个人似的——放下罗盘改拿锄头,整日蹲在自家田埂上侍弄庄稼,村里人纳闷极了:那个靠看风水吃饭的能人,当真就此金盆洗手了?
从“神算子”到种地汉**
二十年前,潘甲才可是方圆百里的红人,谁家盖房、迁祖坟不请他定方位?他揣着黄铜罗盘满村转悠,衣襟总别着支磨秃的狼毫笔,开口便是“左青龙右白虎”的讲究,可自从政府推行火葬改革,禁止土葬占用耕地后,他的营生突然断了根,有人见他把陪了他半辈子的《堪舆全书》塞进灶膛当引火纸,火光映得满脸皱纹忽明忽暗。
转身背后的无奈与觉醒**
真正让潘甲才放下执念的是场变故,邻村王老五信了他选的“龙脉穴”,偷偷将父亲遗体下葬在基本农田里,结果被卫星遥感抓个正着,不仅罚了款,连带全家低保资格都取消了,这事像根钢针扎进他心里:“咱这行当看似玄乎,实则是在跟国策较劲啊!”从此他收起朱砂印泥,承包了村集体荒废的十亩薄田。
新角色里的旧智慧**
如今的潘甲才成了新型农民代表,他用当年勘风水的精细劲儿研究土壤墒情,把阴阳调和的道理用在有机肥配比上,春播时仍习惯踮脚眺望地平线,不过看的不再是气脉走向,而是云层厚度预测降雨时机,村民们发现,经他调理过的地块产量总能高出一截,渐渐又有人登门求教——这次问的都是测土配方的技术。
有人问起他是否彻底告别老本行,潘甲才摸着后颈笑纹说:“天地间的道法没变,变的该是咱们活人的脑筋。”这话听着平常,却让在场的年轻人琢磨了好久,或许真正的风水,从来都在顺应时势的生存智慧里流转。